书朋网

书朋网>1997重启 > 第五十一章技术升级(第2页)

第五十一章技术升级(第2页)

国美电器以十万元人民市的价格谈下来了公交车的广告位,平均每辆公交车一百多块。

黄广年的效率非常高,进入九月初,也就是与陆文皓合同签订刚刚十五个工作日内,光明市的广告轰炸就已经展开了。

这次国美电器宣传将陆文皓的“免费送洗衣机进万家”同步宣传,特别是光明市,这个宣传是全方位的。

公交车的站牌,公交车车厢、公交车坐垫套、光明市广播电台、光明市晚报、光明市电视台,到处都是国美电器的标志性广告——买电器,到囯美。

“国美电器光明市世纪商贸城店,与国庆盛开开业!”

“国美电器免费送洗衣机进万家!”

“国美电器……”

随着这一波轰炸式广告宣传,陆文皓的名声也渐渐响亮起来,没有办法,杂志、报纸、还有户外墙体广告,都印刷了陆文皓的照片。

这些日子,陆文皓倒是没有太过关注这些事情,反正这就像在扎金花,该打的色子已经打了,牌也拿到手中,只剩下比大小了。

技术升级需要钱,可是陆文皓虽然拿到了五千万,被陈爱华提走一部分,偿还银行贷款,给职工发工资,还有支付材料商的货款,可以说,依旧没有改善缺钱的困难。

不过,压力始终放在陆文皓身上,职工们肯定是体会不到。

更何况,陆文皓平时也没有架子,远远没有张剑锋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。

在陆文皓的理解中,技术升级两种方式,有钱有钱的解决方式,没钱也有没钱的解决方式。

土办法,小改革,恰恰是国企传统的企业文化。

就像早在张剑锋时期,进口这两条洗衣机生产线,特别是在包装工序,需要使用自动码垛机,这种自动码垛机可以在码垛的同时,将包扎带打好。

可是,一台码垛机需要三十多万。

同样的工作,使用两名职工,完全可以做到。当然,以眼下的物价,肯定是使用人工更加经济,毕竟两名职工一个月不到八百块工资,一年下来也就九千六百块,哪怕工作三十年,也就是一台码垛机的钱。

虽然陆文皓也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现象,未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,职工的工资开始水涨船高,能使用机器的,尽量使用机器,就连物流都使用机器人派送员,也不想使用职工。

没有办法,身为企业,无形的开支还是蛮多的,比如职工的五险一金,基本上这个费用是职工工资的三分之一。

明明职工拿到手中的工资只五千块,可是企业开支却高达七八千块。像送货员那种工资上万,企业开支在一万三四左右。

陆文皓主导的技术升级,本着省钱,提效,经济、实惠为原则,这可把李志强给头疼坏了,六分厂虽然规模小,然而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却不小。

比如脱粒机、旋耕机、播种机之类的农机,陆文皓看着这些产品的时候,感觉有些头大,由于缺乏核心技术,农机厂的设备都是烂大街的货。

比如脱粒机,就是一个支架,一个转轴,再加上旋转叶片,焊上铁皮,装上皮带轮就齐活了。

这种脱粒机,别说工厂,就是一名懂电焊的工人,看一遍就可以似模似样组装出来。由于双桦犁也都是如此。

农机厂除了洗衣机生产线之外,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,反而是汽油式喷雾器,这让陆文皓有些苦笑不得。

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:m。shupenwgang。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